新華社貴陽2月27日電(記者肖艷)“上面的醫院病人多,太擠,這里基本不用排隊,費用報銷還高一點。”近日,在貴陽市烏當區新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,居民陳全順對記者說。她因為頸椎問題前來就診,醫生建議她做個影像檢查。
記者看到,陳全順通過服務中心遠程會診室DR設備拍完的片子,同步上傳到了位于烏當區人民醫院的影像診斷中心。診斷中心醫生王德富及同事對上傳的片子進行評片,并出具診斷報告。不到10分鐘,陳全順的診斷報告反饋到了新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。
“影像醫生很稀缺,鄉鎮衛生院幾乎都沒有。這個區域協同系統幫我們解決了沒有醫生的大難題。”服務中心主任張治品說。
2014年,烏當區被列為全國基層衛生改革重點聯系點。為有效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,烏當區先后投入4000萬元,建立“1+3+X”的區域衛生協同系統,完成了基層醫療機構院內局域網改造等工作。
“我們建起了一套HIS(醫院信息系統)、三個中心(區域影像中心、區域心電診斷中心、區域檢驗中心)和覆蓋城鄉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區域衛生協同系統。”烏當區衛計局信息中心主任劉軒然介紹,此系統2017年3月開始投入使用,全區醫療大數據在區人民醫院、區婦幼保健院和10家基層衛生醫院間全天候無障礙共享。
此外,烏當區以“五室一中心”建設為抓手,在全區公立基層醫療機構配齊了影像、檢驗檢查、心電等設備并與區人民醫院互聯互通,實現區人民醫院為基層衛生機構提供檢驗檢查結果報告和遠程會診。目前,區域影像中心為基層出具影像診斷報告3000余例。
為了確保鄉鎮衛生院能夠得到及時反饋,烏當區影像診斷中心以及心電中心都有醫生全天值守。“我們有三個專職醫生24小時輪班,兩名醫生機動。為了確保醫療安全,出具的每一份檢查報告我都要先審一遍再由醫生反饋到鄉鎮衛生院。”心電診斷中心主任錢銀芬說。
“檢驗中心用得比較少了,因為鄉鎮都有設備,只要會操作,設備能夠自動出具報告。”2017年底,貴州省實現遠程醫療四級全覆蓋,并給鄉鎮衛生院統一配齊了生化分析儀等檢驗設備。
“除了感冒發燒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常見病,農村老百姓主要是跌打損傷比較多,鄉鎮衛生院執業醫師少,臨床經驗少,原來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坐車到區醫院來,最偏遠的鄉鎮到區里有40多公里,現在只要在鄉鎮衛生院拍一個片就行了。”張治品說。
除了通過硬件連接方式建立協同系統,烏當區還在人才培養上構成協同。王德富說,在下鄉支醫過程中,對鄉鎮醫生如何用影像設備檢查等都進行了培訓;距離近的鄉鎮,醫生周末可以直接到區里進行培訓。
“我們已經實現基層首診、分級診療,而且病歷可追蹤。鄉鎮醫院轉過來的患者,可通過系統查看病歷,避免了重復檢查,減少了重復收費,這對家庭貧困的患者來說很重要。”王德富表示,通過與區人民醫院的互聯互通,提升了基層衛生醫療服務能力。
而今,烏當區患者不用跑區醫院,就可以得到上級醫院醫生的診斷,而且可按照鄉鎮衛生院的比例報銷,大大提高了鄉鎮醫院就診量。
“通過建立協同系統,有效解決了基層能力不足、優質資源無法下沉的問題。我們的目標,就是讓老百姓少跑路,少花錢,能夠享受上級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,看好病。”劉軒然說。

-
農民工返鄉創業,需要哪些"量身定做"的扶持
2018-02-27 08:52:39
-
馬克龍為何給外資購買農田裝上"法規之鎖"
2018-02-27 08:52:39
-
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為何感動千萬人?
2018-02-27 17:00:50
-
家里沒個上學的,根本不知道補課有多貴!
2018-02-27 17:00:50
-
3月1日起,駕駛證“銷分”有大變化!
2018-02-27 17:00:50